西门子(Siemens)以及Halske过去就是在这个小型实验室研发电话设备。Louis Weber也是在这里研发出Phonophor,还有后续的改良型号,新机型以及其他样式,例如在1914年研发的“multi-user”助听系统。
1913年Phonophor戴起来像头戴式耳机,装置的其他部分则隐藏在外套口袋内。
在1914年甚至有女士专用的助听器, 麦克风和电池可以放置在皮包内。 另外一个型号则设计成当时很流行的折叠式照相机,并且附有携带用的皮绳。
第一代Phonophor机型大举成功,Siemens&Halske在柏林工厂开始扩展助听器制造产线。全新的材质和设计让产品更小巧轻盈,同时也改善了效能和音质。
下图为第一代助听器产品于柏林Siemensstadt生产。摄于1913年柏林Siemensstadt厂房。
August Raps教授是Wernerwerk厂房负责人,电话当时也是在改工厂制造。他请助手Louis(图中人物)开发一个装置来帮助他的听损友人Carl Kloenne,这个使命后来大大地改变了公司的未来。
Wernerwerk厂房内一景。1913年时助听器就在这个地方制造。
西门子发表了第一组在德国埃尔朗根市发明制造的助听器
1951年西门子开发出Phonophor Alpha,同时以电话科技所发展出来的电子助听器已渐渐地遇到技术上的瓶颈。
显示当时助听器强调体积大小。1950年代的口袋助听器跟一个大小差不多,相较于19世纪初皮包大小的助听器,助听装置的发展过程的确走了很长一段路。
耳挂机诞生
短短十年听力产品快速发展,同时研发出多样全新科技。于1959年投下业界重弹:Auriculette。这个装置由多个轻巧细小的零件组成,可以服帖耳后,也就是后世广为人知的耳背式助听器(BTE)。
Auriculette的零件体积迷你到可以在单一外壳内就能放下所有零件。
无论何时,完美精准度的显微镜和钳子都是把细小零件组装成助听器的必要工具。
Siretta 339是当时第一款配戴时完全放在耳内的助听器。
【西门子助听器帮助您更了解他人。】
这是该店面在中间窗户上的标语(下左图)。在1970年代,大胆、显眼、简洁有力且具备创意是当时流行的主题,也因此带来了如此色彩鲜艳的口袋型助听器
除了助听器和眼镜,1970年代商店也提供电池。配件及清洁工具
个别的调整是为了达到最佳助听器表现的必经过程。上图为以往听力测试操作的模式。
助听器的新科技试戴在1997年展开。完全数位化的双麦克风助听器,Prisma首度问世。
(左图)从90年代开始,利用模拟室外聆听状况的无回声室,用来测试麦克风收音。
(右图)随着助听器的发展,听力仪需要提供更全面精准的测量,因此我们的Unity系统在1996年首次问世。
千禧年,西门子创新的SAcuris助听器提供了无线同步技术,让使用者的聆听体验更具空间感。
(左图)Acuris助听器连接到2CC耦合器,可用来测试、测量及调整助听器。
(右图)听力检测是让我们找出如何帮助您的最快方法。听力专家早在2004年便已经开始使用Connexx软件来找出适合客户的助听产品。
历时140年的西门子工艺科技成就了Signia西嘉助听器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