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若是不佩戴耳机就很难去尽情享受音乐。许多音响系统无法完美呈现歌曲中的某些混响效果,而音乐人们已经找到了如何通过耳机更好地呈现音乐作品的方法。有些歌曲戴不戴耳机听起来会有所不同,而且通过扬声器播放时可能会缺乏音效深度。
然而,与大多数事物一样,耳机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伤害。如果耳机使用频率过高或音量过大,便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对于一些在听音乐时耳机音量过大、使用频率过高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耳机音量过大造成的危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几十年前摇滚音乐兴起以来,年轻人一直热衷于营造嘈杂喧闹的音乐氛围。如今很多的年轻人在使用耳机时,也倾向于播放喧闹激昂的音乐。但是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引发早发性 NIHL(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即噪声性听力损失。
耳机如何伤害我们的听力
耳机可以将声音直接传入耳内并提升音质,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音乐私享体验。有了耳机,人们无需再使用扬声器大声播放音乐,可以更为私密地静静享受。耳机呈现的吉他音效更为清脆,人声更加细腻,并且耳机还可以轻松实现环绕声等音效。但此举也留有一定的隐患。
为了掩盖外界的其他声音,耳机音量可能会调至一个相对危险的水平。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声音的实际音量,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比较。摩托车发动机的运转音量为 100 分贝,电锯的工作音量大致上也是如此。这些刺耳、令人不快的噪音可能会损害我们的听力,严重时可能导致长时间耳鸣。
相比之下,70% 音量下的音乐播放器播放的声音高达 85 分贝。如果身处嘈杂的公共汽车或飞机上,我们可能还会调高音量,从而让音乐声在背景噪音中更加明显。如果背景噪音为 75 dB,我们可能需要将耳机音量增加到 90 dB 才能听得清楚。但是对于耳朵来说,它并不关心我们为什么会调高音量,90 dB 的声音就是实打实的入耳音量。
我们该如何预防听力损失?
预防听力损失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养成健康的使用耳机的习惯——将音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限制耳机等设备的使用频率。
此外,佩戴具有良好降噪功能的耳机也是一个好办法。通过降低外部噪音,我们能够在安全的音量范围内播放音乐,并且仍然可以听到相对响亮和清晰的声音。
平时在白天的时候,记得摘下耳机,适当地享受片刻的宁静或轻柔的噪音。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入睡。就像其他肌肉组织一样,我们的耳朵也会疲劳,因此偶尔也需要休息一下。
如果您觉得自己可能存在听力损失,建议您可以去医院或者听力机构做一个听力测试,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